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15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被忽悠考科举、太子暗恋太子妃、万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千山青黛、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七零]、我的推,原来是个Omega(百合abo)、我是自愿被强制爱的(NP雄竞)、末世娇娇的黄化之旅、心火燎原
产权改革一直是热门话题,学员们在课堂上也多番讨论过。 只不过,大家都是说得多,见得少。 难得能借着这次调研的机会,实地见证一下产权改革的具体过程。 东北调研组的学员们都挺兴奋的。 特别是狄思科,他经历过几次国企改革,但是几家企业都是国有独资的,他并没有亲自cao刀过产权改革。 这次正好可以趁机学习学习。 国企班的一百名学员们很快就收到了正式去地方调研的通知。 各小组相继出发。 国企班一支部三组的八名成员,也踏上了前往东北调研的旅途。 七月的东北比北京舒适许多,小组成员们一下火车就感受到了体感温度的不同。 市委和重型机械厂都派了车辆,迎接中央党校调研组一行。 见状,张茂年跟狄思科低声交流道:“来东北就对了,还是咱满大姐有排面!” 狄思科深以为然地点头。 以往出差,他总是自己跑腿,连秘书都不怎么带,这回终于能享受一把贵宾待遇了! 满大姐与市委代表交流了一阵,就回身跟大家征询意见,“市里给大家准备的欢迎宴在晚上,咱们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是先去我们重型机械厂看看,还是先去粮机厂?” 组员们纷纷乖巧回答:“都行,我们听您的。” 满大姐的秘书提醒:“厂长,我昨晚给粮机厂的孟厂长打过电话,他们今天要启动跟南方客商的第一轮谈判。我跟孟厂长确认过了,可以让党校调研组的同志们旁听。” 满春华只想知道结果,对旁听谈判没什么兴趣,但她得照顾同行的组员。 见大家表示想去旁听一下谈判经过,只好定下了去粮机厂的行程。 在招待所稍作休整后,调研组一行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粮机厂了。 然而,距离工厂大门还有一个红绿灯的时候,他们所搭乘的小巴车就不能移动了。 司机回头汇报说:“厂长,前面的路都被工人堵住了!咱们还去粮机厂吗?” 不用他说,大家已经看清了车窗外的景象。 大批工人围堵在厂区门口,队伍从厂区延伸出来,一直到这条街的转角。 几乎所有人手里都扯着横幅,不许任何车辆进入。 场面比节日游行还盛大,还壮观。 狄思科压低身体,探头向外张望,铺天盖地全是横幅,只见上面写着—— “孟xx,败家子!” “孟xx,粮机厂的罪人!” “孟xx,卖厂求荣!” “坚决抵制买卖工厂,坚决抵制国有资产流失!” …… 狄思科:“……” 艾玛,东北的工人兄弟可比北京的猛多了。 第200章 见识过粮机厂门口的场面后, 狄思科只觉得,被债主堵门和职工越级上访,似乎都是小儿科了。 他最起码没被职工骂做败家子啊! 此时粮机厂的入口已经被工人们把控住, 调研组的车和人都别想进去。 满春华将人带来了自己的地盘, 自然要保证组员们的人身安全。 粮机厂闹成这样已经不适合去调研了, 她当即就交代司机原路返回。 然而,他们的退路早已被后来的车辆堵住, 身前身后的司机都在疯狂按喇叭, 两头堵的局面让大家哪也去不了。 狄思科和邹舟下车放风透气,顺便跟堵在附近的职工搭话。 “叔,你们在这堵谁呢?今天不用上班啊?”狄思科拆了包烟递过去。 穿着工装的大叔和同伴在两人身上打量几眼,警惕地问:“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来我们这边干嘛的?” 邹舟毫无心理负担地答:“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学生。” 大叔眼里的警惕更甚了,怀疑地问:“这把年纪还是学生呢?” 一把年纪的邹舟:“……” “……”狄思科也觉得邹舟给自己安的身份有点扯, 但还是帮忙找补道,“他是博士生。” 这话倒是不假,邹舟确实是博士,高学历干部。 大叔脸上的防备表情略略松动, 从狄思科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问:“博士来我们这干嘛?学校放假了?今天厂里忙着呢, 要是没什么事,你们还是先走吧。” “我们应邀去重型机械厂参观的, 大伙儿把路堵死了,我们动弹不得了。” 大叔瞅一眼堵成长龙的汽车,“那就没办法了,你们等等吧,我们这边忙着呢, 一时半会儿散不了。” “叔,你们在这堵谁啊?”狄思科指指横幅上的字, “孟厂长么?” “孟铁头在厂里躲着呢,我们等他找来的南方老板。” 狄思科适时露出迷惑表情,“那你们这个孟厂长好像还行啊,现在多少企业都找不到出路呢,你们厂长能找到客商来接手工厂,也算是为大伙儿想过办法了。” 闻言,大叔嫌弃地瞪了这个小年轻一眼。 他这个年纪的一线工人,不追星,也不看什么改革纪录片,并不认识狄思科这张脸。 他只觉得这小年轻没眼力见,都这会儿了还在替姓孟的开脱! “找个屁的出路!”大叔啐道,“那南方老板只出2100万就想吞下我们粮机厂,想得可真美!” 邹舟问:“那你们厂的大概估值是多少?” “那我怎么知道?没听说谁来给我们估过值,反正前两年刚改制重组的时候,还说我们厂值四千多万。”大叔对此不太确定,就用手肘拐了一下同事,“诶,咱们厂现在估值是多少?” “啥估值,估多少还不都是孟铁头说了算!厂里前年买的小轿车,全新的16万5,用了还不到两年,今年初就打着给职工发工资的旗号卖了,总共才卖了五万五!卖多少钱全靠他那一张嘴,非说那轿车旧了,二手车卖不上价!” “旧什么啊,小车司机开车都小心着呢,谁敢祸祸厂长的车?那车开了两年还像全新的似的。”男人嘟哝,“五万五连面包车都买不来,还不知在谁家停着呢!” “孟铁头就那样,”职工们不喊厂长,统一用孟铁头指代,一说孟铁头,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客商还没来呢,那瘪犊子先在大会上把厂子贬得一文不值,什么设备折旧,厂房破损,技术落后。我们也想搞先进技术,那不是被中途叫停了吗?” 另有一人说:“有没有估值咱不知道,但是去年老许也找来一个南方老板,那老板不要设备和职工,只要地皮搞房地产开发,出价2050万。今年找来的这个老板只比去年多给50万,设备、职工和地皮全要了。真不知道市里为什么要同意打包卖!咱那些设备可不止50万!” 狄思科替市领导解释:“这样可以节省一笔员工安置费。如果只卖地皮,必然会有大量工人下岗分流,市里要拿出一大笔钱买断职工工龄,还得将职工推向社会。” 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 如果有人愿意连厂带人一起接手,大多数领导都是愿意的。 有人回忆道:“去年老许找来那个南方老板的时候,好像确实说过,还差1700万的职工安置缺口,市里不想单单卖地皮,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按照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说法,卖地2050万,买断职工工龄花去1700万,那市里只能进账350万。 厂里还有两千多万的外债无法偿还,无论怎么卖都要亏本儿,还不如连职工带设备打包一起卖。 省了安置职工的1700万费用,还少了大批下岗职工。 有个稍年轻的高个工人说:“我看还不如去年就把厂子卖了,厂里出钱买断职工的工龄,职工最起码还能捞点好处,有点现金进账。” 工龄越高,拿到的补偿越多。 他参加工作十五年了,估计能拿到一两万的买断费和补偿款。 到时候拿着这笔钱做点小生意也行啊。 高个工人用脚碾灭烟头,恨声说:“孟铁头找来的这个老板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前年也打包收购了一个厂子,嘴上说的挺好听,把职工全都留下了。结果没过两年,厂里的老职工就被他清洗了一半。” 有的职工被他找理由辞退了,有的受不了厂里的高压环境,自己辞职离开了。 厂子卖给私营老板,职工身份就从捧铁饭碗的,变成了私营公司合同工。 辞职以后,再想跟市里和厂里索要买断工龄的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些职工既丢了饭碗,又没有工龄买断费,最终落个两手空空。 所以,他觉得买断工龄更划算。 反正都是当合同工,他不如先拿一笔工龄买断费,然后去其他工厂应聘新工作,或者做点小买卖。 不过,敢于自谋生路的人是少数,厂里的大多数人还是想保留工厂,继续在厂里上班。 狄思科和邹舟混在工人中间,听他们骂完无良商人,又骂败家厂长,整个儿一群情激奋。 让狄思科觉得奇怪的是,工厂领导层显见不可能只有孟铁头一个人,大家的矛头怎么都指到他身上? “因为他最可恨呗!他现在是一把手,我们不骂他骂谁!”大叔嫌弃道,“这孟铁头当副厂长的时候,就不咋地,现在当了一把手就更不咋地了。” 对于孟铁头的事迹,职工们信手拈来,随口就给这两个大博士举了例子。 “前些年,我们厂情况还好的时候,也跟风去特区开了一个‘窗口’,拉客户嘛。” 狄思科深得捧哏精髓,“这决定不错啊,特区的机会多。” “是啊,大家都觉得不错,去特区开个办事处,给厂里拉拉生意,也是挺好的主意。”大叔撇嘴说,“但孟铁头非得搞花样!人家要把这个窗口承包出去!” 邹舟也加入捧哏队伍问:“咋承包的?” “厂里出200万在深圳开个经营部,由厂里的三个职工承包,承包以后,这仨人就不在厂里领工资了,工资跟效益挂钩,他们拉来生意以后,就从销售额中提4%作为他们的工资。” 邹舟想了想说:“这样也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 “呵呵,大家当初都是这么想的。” “结果怎么样?这仨人在深圳待了三年多,总共才给厂里拉来了50多万的生意。但这三个业务员可半点没吃亏,为了拉生意,人家刚到深圳就用那200万买了一辆奔驰小轿车,每人再配一个大哥大,走出去都跟大老板似的!比厂长还气派!” “后来我们厂改制了,新来的领导要把特区窗口撤掉,将那三个业务员招回来。”大叔问,“你们猜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