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呛得陈玥一个劲的咳嗽。陈家食肆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陈玥也没有注意到。一身黑袍的男子走进来,只见食肆内空空如也。厨房的位置冒出青烟来。他如看热闹一般缓步走到厨房门外,侧头看灶台前的人。她与之前似乎有些不同。但不同之处在哪,他却说不上来。随意找了个挡箭牌,不想这挡箭牌居然失控了。薛琢想起此事便觉得心中不快。他找到人,自然只能由他掌控。不过,他看了眼眼前被青烟呛得咳嗽的人,听说这人失忆了,不知是真是假,又要出些什么幺蛾子。他上前拍拍陈玥的肩膀。陈玥被吓了一跳,点着点着火突然被拍了肩膀。她吓得一哆嗦,扭过头来就见到一个陌生的男人站在身后。此人剑眉星目,眸如点漆,长得煞是好看,只是冷着脸,很不好接近的样子。她疑惑道:“你哪位?”来人面无表情:“你不认识我?”陈玥想起自己还有个失忆的人设,学着对面的表情回道:“你认识我?我之前失忆了,不记得了,见谅。”“我叫薛四”他观察着陈玥的表情。陈玥细想这两天听到的人名,别说叫薛四,就是姓薛的也没听到或一个。她摆出这几天熟悉了的、抱歉的表情:“请问我和你什么关系?我真的都不记得了。”薛四垂下眼眸:“没什么关系,我之前认错人了。”“你家是开食肆的吧,我要点一份朝食,你们的食单在哪?”陈玥一脸懵:“这位客官,我们是做食肆生意的,可我家今天……”薛四垂眼看向她,陈玥在他的目光下,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讷讷道:“今天不是正式营业,你若想在这吃,便只有今日的包子。只是时间上有些长……”陈玥不太敢看他,只能盯着灶台。薛四“嗯”了一声,不见了踪影。陈玥长叹口气,感觉自己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这个薛四,不仅长得好看,还有通身的气势,长得虽好看,却让人不敢沉迷于他的美色之中。她看着慢慢燃起的火,不知道厨房外是怎样的景象。突然来了个客人,李二可去招呼了?仔细说来,这可是她这一世第一个客人。这可算得上是一次考验了。她拿出竹篮中的猪rou,将买来的多余的猪皮猪骨头放置到一旁,将葱姜蒜等一系列的食材放好,找出厨房储存的香料——八角、花椒等等。等水“咕嘟咕嘟”的煮开,便将切好的猪皮与猪骨一股脑的放到锅中,再加上准备好的葱姜蒜和适量八角、茴香,加上火盖上盖子开始煮。不过,煮的这锅汤需要的时间略长,陈玥便先将面头放入木盆,倒入温水化开,将面粉放到盆里加水和适量碱水搅拌成团。接下来就是等着它发酵了。她用另一个小灶台放上水,加上花椒、八角和茴香,煮了一锅花椒水。将剩余的猪rou剁成细细的馅料,放上之前切好的葱碎与适量的白胡椒粉,再加上一个蛋清,倒入之前煮好的花椒水,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把rou馅搅拌到粘连在一起的程度。原本想要晚点吃饭,做个汤包的,现在店里有了客人,暂时只能做比较简单的大rou包。不过简单的rou包要想做好,也不是件容易事。她拿出木盆里发酵好的面团,揪成一小个一小个的面团,将可以轻松团成一个球的rou馅团好放到一张张擀好的面皮上,一个褶子一个褶子的细致的包好。每一个捏好后都放到蒸笼上,放好五个之后,蒸笼满了。陈玥点火上汽,水开后将两个蒸笼上下叠在一起放到锅上。一刻钟后,香喷喷的大rou包就可以开锅了。不知道那位唯一的客人还在不在,时间这么长了,估计是不在了吧,陈玥想。但她还是端了两屉包子出去。大不了吃不完再端回来嘛。她掀开帘子,李二热情地迎上前来:“东家,你可算出来了!”他向另一边示意:“那位客人都等了许久了。”☆、汤包天气越来越暖,白昼来的愈发的早了。春日的清晨还带着凛冽的寒气,陈玥打开昨日装在大碗里的猪皮汤,经过了一夜的低温,猪皮汤现在已经成了陈玥预想中的、亮澄澄的猪皮冻。她将猪皮冻从碗中倒出,打算趁着天冷做几笼灌汤包。昨日的大rou包明显已经说服了对她的手艺不抱任何期待的李二。据李二回忆,昨天的rou包与之前原主爹做的包子相比,也不差些什么。一个个白胖胖的rou包褶褶分明,包中的rou馅团成了个丸子。客人等待许久才吃上这顿饭,居然没有赖账,也没有骂人。李二心满意足,东家做包子还是有一手的!实在不行,以后就只卖包子。他美滋滋的到食肆里来了。刚一进门,一股面食的香气扑面而来。他的肚子咕噜噜的响,咽了咽口中的唾沫,李二走到自家厨房。东家早已经在厨房中忙碌了。灶中的火呼呼地燃着,锅上放上了三个笼屉,屉上盖着盖子。案板上还放着亮澄澄的猪皮冻与擀好的圆面片。东家正站在案板旁,将混合了rou馅与猪皮冻的馅料包到小小的面皮中。厨房的窗子大开着,屋外吹来一阵阵的冷风。李二打了个哆嗦:“东家,窗户要不要关上?”这么冷的早上,不得冻坏了吗?他自觉地走到窗前,手还没有碰到木窗,就听陈玥说道:“别关。”她笑眯眯的展示手中的灌汤包,“这种东西,就是冷着才能做。”说着,也不管李二,只吩咐道:“去把门打开,一会儿咱们先试个水。”李二嘟囔了句什么,麻利的开门去了。她将剩余的猪皮冻与rou馅混合,放好调料搅拌,不到片刻,这些零散的食材就在她的手上变成了小巧玲珑的灌汤包。将所有的笼屉放到锅上蒸后,陈玥擦了擦手,去外面看了看情况。现在已经快要日上三竿,街上的店开了门,还没什么客人。她拿了一屉递给李二,自己也吃了。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在附近做活的人或是路过来解决朝食的人也同样多了起来。门外有客人探头探脑,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进来。李二已经招呼上去:“诶,这位客官里边请。”客人半推半就的走到陈家食肆:“你们家现在都卖些什么,说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