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一脸严肃道:“叶太医医者仁心才让本贝勒佩服。”送走了叶太医,四爷又回后院看了弘晖,见他已经恢复到平日里一样,正吃着奶饽饽就没有打扰他。跟福晋打了一声招呼,说他要去处理公事,便离开了。四爷也没有说谎,他确实有公事要处理,明日就是开年后第一场大朝,之前汗阿玛交给他的任务,他转手交给了安格格,给了她两天时间也该有个答复了。正想往后院走,苏培盛过来禀报,四爷脚一转又往外院走去。刚走到外书房,就有小太监呈上了一个匣子,苏培盛连忙接过。四爷进了书房,才将匣子接了过来。只是他没有先打开,而是从旁边拿出一张纸,在纸上面写了几行字,叠起来交给苏培盛,“拿去交给安格格。”苏培盛恭敬的接过,塞进了袖子里,转身就出了外书房。四爷这才打开匣子,拿出里面叠起来的纸,翻开后他看了看纸上所写的内容。眉头先是皱起,很快又舒展。对于四爷这种事必躬亲的人来说,将事情下放给别人,他还真放不下那个心。不过,这个提议也不是没有好处,翰林院、皇子、民间大儒,三方一起审核,可以避免一方做大。而且人一多,声望分摊后,每个人只分一点,就不会出现庞大的声望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果然,安格格总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那推广牛痘的一事交给她,想必也能够解决。目送苏培盛离开后,敏宁才打开手中的纸,顿时气得拍桌子。才解决修书的问题,怎么又给她出了一个难题?让她解决种痘的困难,她怎么可能做到?无语的望天,敏宁觉得四爷这是把她当幕僚在使,什么困难都往她这里扔?抓了抓头发,敏宁盯着纸上的那几行字,恨不得上面的字迹立马消失。诅咒了几声,最后还是不得不认命的想办法。想要解决还得从症结处着手,敏宁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发动报纸先澄清人们对牛痘的误会,再将接种过痘的人公之于众,可以允许一些心有怀疑的人去询问。等人们对牛痘半信半疑的时候,再来一招狠的,散布京城附近某个庄子出现天花的谣言,甭管会不会长出牛角,为了活命,别说是牛痘,就算是羊痘、猪痘这些人也都会争着抢着种。在生死面前,谁还管一些荒谬的传言。等事情了结,再一宣传,就说天花止步于一个种过牛痘的村子,想必会引起新一轮种痘的风潮。这才能让整个大清的人争相种痘。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千万不要强逼着百姓做某件事,要以利诱之。拿出一张纸,敏宁开始写计划,写完之后就让小禄子又跑了一趟。四爷拿到计划后,也没多做修改,重新誊抄了一遍,准备明日一起呈给汗阿玛。因为隔日要上朝,前一晚四爷独自睡在外面,三点的时候起床,坐上马车开始往城外赶。到德胜门的时候,城门已经开了,路上还碰到几辆马车,同样急匆匆的皇城外赶,一看就知道也是去畅春园上朝。只是不知道是他某位兄弟还是朝中大臣。到达畅春园时,马车就不能继续往里进了,下了马车,天还是黑着的,四爷被引到大宫门。里面已经不少人在等候了,四爷就看见老大和老三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他挑了挑眉,难道这两人要联手了?也是,这一次是广修天下书,诱惑太大,要真办成,甚至有可能被称为天下之师。这庞大的诱惑没人能够抵挡,老大和老三联手还真有那个可能。只可惜……四爷摸了摸袖子里的折子,注定要让有些人失望了。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天微微发亮后,还有太监来宣布快上朝的时间到了。老大跟老三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走出去,四爷随后,然后才是内阁大臣。进了九经三事殿,分别在龙椅下方站定后,没多久外面就传来静鞭声,殿内肃静,皇帝进殿,四爷随同其他人一同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爱卿平身。”皇帝在龙椅上坐下。四爷跟着起身,才看见在龙椅旁站着的太子,显然太子是随同皇帝一同进殿。“这次大朝主要商议修书一事,内阁都有什么章程?”皇帝直接问向张英。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张英从文官之首站了出来,“回皇上,内阁认为这是应该由翰林院撰修,可令皇子协同。”张英已经快要致仕,一点也不愿意掺合进皇子之间的争斗,这么说也不过是谁也不想得罪。他自己倒没什么反正也快退了,但他不能不顾儿子,二儿子可是刚进南书房。不论是太子一方还是大皇子三皇子都对这个回答不满意,让翰林院撰修,那还有他们什么事?就算掺合进去,最多不过是走个过场镀层金,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好处。太子当场对皇帝说,“汗阿玛,修书一事事关重大,翰林院没有个领头之人难当此重任,儿臣愿请命当这个领头之人。”大皇子也站了出来,“汗阿玛,太子是储君平日里繁忙,大概顾及不到这件事,还是由儿子来吧,儿子愿意跟老三一同主持这修书之事。”这次上朝的皇子当中,只有被封了爵位的皇子,自九阿哥往下的小阿哥都没有资格来上朝。八贝勒出来支持大皇子,“汗阿玛,大哥善武,三哥从文,两人双剑合璧,一定能够办好这件事儿。”他照例支持养母的儿子。五阿哥和七阿哥在一旁作壁上观,四爷也同样置身事外。太子一下子被三个兄弟合起来围攻,有些招架不住了,就忙给老四使眼色,在太子眼里,一直支持他的老四属于太子党,所以这不就找老四解围了。皇帝同样想知道四子的回答,毕竟皇帝可是知道,那套标点符号就是他那个格格弄出来的。“胤禛,之前朕让你做个章程出来,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四爷站了的出来,单膝跪地,手里捧着一个折子举到眉高处,才沉声道:“回汗阿玛的话,儿臣仅有一些浅薄的看法已经写在这折子里。”“哦?”皇帝来了兴趣,“快快呈上来。”身边有太监下的台阶,双手接过四爷手中的折子,回到龙椅身边呈给皇帝。皇帝接过后打开,虽然看的很认真,但脸上却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一旁的三皇子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谁才是最先提起修书的人,不正是老四家的吗?随后他又安慰自己,不过是一个女子,能有什么好法子,之前提起修书,想必不过是灵光一闪。皇帝看完折子后,扫了一眼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