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
车的男孩就这么静静地听着。
也只有在他面前,她才能如此肆无忌惮。
这种认知让苏木心中生出了微妙的愉悦。
蕊蕊需要他,他对她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少年脚上的动作加快了,林蕊不得不伸手搂紧了他的腰,吓得尖叫:“发神经啊,明天坐公交车,明天打死我都不坐你的车。”
骑车的少年就是笑,压根不搭理她的话。
他才不怕呢。
蕊蕊这么懒,让她多走几十米去公交车站,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行车停在饭店门口,苏木的背上挨了林蕊一巴掌。
“我看你现在越来越疯。”少女威胁地晃晃拳头,“等考完试,我叫你好看。”
少年跟没听见一样,直接锁好自行车,朝店堂里头走去。
林蕊龇牙咧嘴,赶紧追上。
一踏进店门,王奶奶就招呼:“来了来了,回来了。”
她指了指柜台前的老客,“你胡爷爷想在鱼缸里头种菜呢!”
“对呀,蕊蕊,听说港镇的菜苗都是你提供的?”老客人摇头,“看看你这孩子多见外,人家养鱼,我就不养鱼了?”
他今儿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心痒得不行,立刻就想去港镇一探究竟。
他老婆经常托饭店买市面上不太好找的食材,浑身立刻拍他。
舍近求远,没听电视上头说了,人家港镇的菜苗也是温室大棚里同培育出来的。
“王奶奶家的孙女儿不就是搞这个鱼菜共生的吗?亏你还吃了人家的水芹菜跟耐耐菜。”
这人立刻回过神来,赶紧寻上饭店门。
林蕊笑眯眯的:“人家那是池塘大沟,里头养好多鱼呢。您那个,就是水缸而已。”
老顾客可不同意她的说法:“那少有少的养法吧。我少种点菜总成不?”
林蕊犯起难:“这样吧,我就按成本给你,你看成不?你记得到时候得喂鱼食啊,不然的话菜根估计会被鱼吃光。”
她琢磨比较了一阵,觉得最保险的还是喂养食rou型鱼类,比方说黑鱼之类的,这样人家就不会把主意直接打到菜根上。
少量的菜干被啃食掉,问题不大,可是要是啃多了的话,菜肯定会死掉。
顾客笑了起来:“那没问题,我就怕我喂太多,把鱼给撑死了。”
店里头的客人发出了哄笑声。
林蕊带着顾客直接上三楼顶。刚好江州刚建成的电视发射塔灯光传过来,照的玻璃房跟个水晶宫似的,熠熠生辉。
客人啧啧赞叹:“哎哟,一直说要上来看看,都没留心。”
瞧瞧人家拾掇的叫一个漂亮,就是个小花园。
园子里头还挖了池子,养了花种了菜,走进去暖融融的,全是蔬菜特有的清香。
顾客看着池子里头摇头摆尾的鱼,夸了一句:“你这鱼长得好,味道肯定不错。”
林蕊笑容可掬:“您老再等等,等要过年的时候,保准让您头个尝鲜。”
客人连着泡沫盒买走了一板水生芹菜,保证鱼缸放在家里头靠近窗户的位置,既不让菜冻到了,也不让菜晒不到太阳。
林蕊看着手上的钱,摇了摇头,没想到她还卖起菜苗来了。
少女没当回事,直接回屋子里头,继续给舅太爷写信。
信息化呀,必须得搞起来,这是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良机之后,最好的腾飞机会。
哎呀,海湾战争打起来,影响到一定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吧。
算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写,狗头保命。
老顾客要求买菜苗只是今天的一个小插曲,可林蕊万万没想到电视传播的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
不仅江州蔬菜研究所的菜苗,几乎都被凑热闹的市民们给搬空了。
就连林蕊的小玻璃房里头,满满当当的架子上密密麻麻种植的蔬菜,也叫大家哄抢一空。
玻璃房成了新的参观景点,不经常来饭店吃饭的人全都要上去看热闹,就连不相干的人也大老远跑过来瞧个稀奇。
最后王奶奶不得不安排个服务员在上头维持秩序,一次只能进去十个人,参观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这才勉强保住了林蕊的玻璃房。
饶是如此,因为反复的开门关门,里头保温受到影响,差点没冻死蔬菜。
林蕊看着被扫荡一空的架子,就连蔬菜墙现在也光秃秃。
少女心有余悸,妈呀,江州有这么多人养鱼吗?
她以前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无苦摆弄着自己手上的鱼缸,认真地点点头:“二姐,你好好卖菜苗。”
这样他的鱼缸才能卖得好啊!
大家都是看完了二姐的玻璃房,才兴冲冲地过来买鱼缸,买小鱼小虾,然后领回家去种。
林蕊没好气地拍了下他的脑袋,转过头认真地看苏木:“盒子农场,咱们的盒子农场,应当可以搞起来了。”
亲,你家没地方摆大鱼缸的话,没关系,我们的盒子农场可以满足你种菜养花的心愿。
第273章田头新景观(捉虫)
一直到放寒假,林蕊也没有收到薛副教授的回信。
不知道是信件延误了,还是薛副教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收集相关资料。
反正信件迟迟没有回应。
林蕊急得不得了,她真希望薛副教授能直接告诉自己电话号码。
这国际长途的钱,她来出就好。
她请居委会大妈帮忙在街道设立的回收箱中已经积攒了不少废旧电池,也只能暂且放着。
因为她不想这些电池直接被埋在地底下。
林蕊哀嚎了一身,在床上打了个滚儿,忙打起精神起身下床。
东边不亮西边亮,她的盒子农场倒是卖得很不错。
大约是进了腊月就有新年气氛,人们好像很愿意往家里头搬一些新鲜的玩意儿。
林蕊对盒子农场进行了改造,将它们做成了架子,最下面一层摆放鱼缸,上面三层海绵上种的都是蔬菜。
她原本还想做成收纳盒模式,就是直接将菜挂在墙上,但是因为防止水渗入墙内是个大工程,最后不得不放弃。
其实单靠卖盒子,本身挣不了什么钱。
林蕊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出售菜苗以及鱼苗。
放寒假之后,她成天在家里头倒腾这些,忙的连出去玩都顾不上。
郑大夫放假回家,跟着丈夫在场子里头忙进忙出好些天,回到家端起饭碗的时候,看着小女儿突然间反应过来:“你怎么没回去看老太啊。”
林蕊往嘴里头扒着饭,压根不看母亲:“我这儿正忙着呢。”
趁着新年前,她要把生意做出规模来。
“行了,放着吧。”郑大夫不明,所以直接替女儿做安排,“你把东西拾掇好了,
也只有在他面前,她才能如此肆无忌惮。
这种认知让苏木心中生出了微妙的愉悦。
蕊蕊需要他,他对她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少年脚上的动作加快了,林蕊不得不伸手搂紧了他的腰,吓得尖叫:“发神经啊,明天坐公交车,明天打死我都不坐你的车。”
骑车的少年就是笑,压根不搭理她的话。
他才不怕呢。
蕊蕊这么懒,让她多走几十米去公交车站,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行车停在饭店门口,苏木的背上挨了林蕊一巴掌。
“我看你现在越来越疯。”少女威胁地晃晃拳头,“等考完试,我叫你好看。”
少年跟没听见一样,直接锁好自行车,朝店堂里头走去。
林蕊龇牙咧嘴,赶紧追上。
一踏进店门,王奶奶就招呼:“来了来了,回来了。”
她指了指柜台前的老客,“你胡爷爷想在鱼缸里头种菜呢!”
“对呀,蕊蕊,听说港镇的菜苗都是你提供的?”老客人摇头,“看看你这孩子多见外,人家养鱼,我就不养鱼了?”
他今儿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心痒得不行,立刻就想去港镇一探究竟。
他老婆经常托饭店买市面上不太好找的食材,浑身立刻拍他。
舍近求远,没听电视上头说了,人家港镇的菜苗也是温室大棚里同培育出来的。
“王奶奶家的孙女儿不就是搞这个鱼菜共生的吗?亏你还吃了人家的水芹菜跟耐耐菜。”
这人立刻回过神来,赶紧寻上饭店门。
林蕊笑眯眯的:“人家那是池塘大沟,里头养好多鱼呢。您那个,就是水缸而已。”
老顾客可不同意她的说法:“那少有少的养法吧。我少种点菜总成不?”
林蕊犯起难:“这样吧,我就按成本给你,你看成不?你记得到时候得喂鱼食啊,不然的话菜根估计会被鱼吃光。”
她琢磨比较了一阵,觉得最保险的还是喂养食rou型鱼类,比方说黑鱼之类的,这样人家就不会把主意直接打到菜根上。
少量的菜干被啃食掉,问题不大,可是要是啃多了的话,菜肯定会死掉。
顾客笑了起来:“那没问题,我就怕我喂太多,把鱼给撑死了。”
店里头的客人发出了哄笑声。
林蕊带着顾客直接上三楼顶。刚好江州刚建成的电视发射塔灯光传过来,照的玻璃房跟个水晶宫似的,熠熠生辉。
客人啧啧赞叹:“哎哟,一直说要上来看看,都没留心。”
瞧瞧人家拾掇的叫一个漂亮,就是个小花园。
园子里头还挖了池子,养了花种了菜,走进去暖融融的,全是蔬菜特有的清香。
顾客看着池子里头摇头摆尾的鱼,夸了一句:“你这鱼长得好,味道肯定不错。”
林蕊笑容可掬:“您老再等等,等要过年的时候,保准让您头个尝鲜。”
客人连着泡沫盒买走了一板水生芹菜,保证鱼缸放在家里头靠近窗户的位置,既不让菜冻到了,也不让菜晒不到太阳。
林蕊看着手上的钱,摇了摇头,没想到她还卖起菜苗来了。
少女没当回事,直接回屋子里头,继续给舅太爷写信。
信息化呀,必须得搞起来,这是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良机之后,最好的腾飞机会。
哎呀,海湾战争打起来,影响到一定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吧。
算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写,狗头保命。
老顾客要求买菜苗只是今天的一个小插曲,可林蕊万万没想到电视传播的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
不仅江州蔬菜研究所的菜苗,几乎都被凑热闹的市民们给搬空了。
就连林蕊的小玻璃房里头,满满当当的架子上密密麻麻种植的蔬菜,也叫大家哄抢一空。
玻璃房成了新的参观景点,不经常来饭店吃饭的人全都要上去看热闹,就连不相干的人也大老远跑过来瞧个稀奇。
最后王奶奶不得不安排个服务员在上头维持秩序,一次只能进去十个人,参观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这才勉强保住了林蕊的玻璃房。
饶是如此,因为反复的开门关门,里头保温受到影响,差点没冻死蔬菜。
林蕊看着被扫荡一空的架子,就连蔬菜墙现在也光秃秃。
少女心有余悸,妈呀,江州有这么多人养鱼吗?
她以前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无苦摆弄着自己手上的鱼缸,认真地点点头:“二姐,你好好卖菜苗。”
这样他的鱼缸才能卖得好啊!
大家都是看完了二姐的玻璃房,才兴冲冲地过来买鱼缸,买小鱼小虾,然后领回家去种。
林蕊没好气地拍了下他的脑袋,转过头认真地看苏木:“盒子农场,咱们的盒子农场,应当可以搞起来了。”
亲,你家没地方摆大鱼缸的话,没关系,我们的盒子农场可以满足你种菜养花的心愿。
第273章田头新景观(捉虫)
一直到放寒假,林蕊也没有收到薛副教授的回信。
不知道是信件延误了,还是薛副教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收集相关资料。
反正信件迟迟没有回应。
林蕊急得不得了,她真希望薛副教授能直接告诉自己电话号码。
这国际长途的钱,她来出就好。
她请居委会大妈帮忙在街道设立的回收箱中已经积攒了不少废旧电池,也只能暂且放着。
因为她不想这些电池直接被埋在地底下。
林蕊哀嚎了一身,在床上打了个滚儿,忙打起精神起身下床。
东边不亮西边亮,她的盒子农场倒是卖得很不错。
大约是进了腊月就有新年气氛,人们好像很愿意往家里头搬一些新鲜的玩意儿。
林蕊对盒子农场进行了改造,将它们做成了架子,最下面一层摆放鱼缸,上面三层海绵上种的都是蔬菜。
她原本还想做成收纳盒模式,就是直接将菜挂在墙上,但是因为防止水渗入墙内是个大工程,最后不得不放弃。
其实单靠卖盒子,本身挣不了什么钱。
林蕊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出售菜苗以及鱼苗。
放寒假之后,她成天在家里头倒腾这些,忙的连出去玩都顾不上。
郑大夫放假回家,跟着丈夫在场子里头忙进忙出好些天,回到家端起饭碗的时候,看着小女儿突然间反应过来:“你怎么没回去看老太啊。”
林蕊往嘴里头扒着饭,压根不看母亲:“我这儿正忙着呢。”
趁着新年前,她要把生意做出规模来。
“行了,放着吧。”郑大夫不明,所以直接替女儿做安排,“你把东西拾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