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0
“鬼鬼祟祟,谁在那处?”
李蔻闻声,猛僵直了身子。那声音严肃而压抑,不是王夫人是谁!
她到底是世家出来的丫头,纵然心下打鼓,依旧撞着胆子上前行礼,丝毫不乱。
王夫人冷眼看着她,见是送伞而至,心头已添上一分不悦。
李蔻怀抱雨伞,俯身一福,道:
“给老爷道荣升之喜,给夫人道喜。”
这丫头倒是会说话!嘴甜卖乖,却教人生不起气来!
还不待王夫人问话,王绍言却半含斥责道:
“你怎上此处来了?你家娘子身子尚虚,离不得人啊!”
绍言记挂着谢蕖,本就心不在此,眼下见李蔻来,一颗心早已飞回去了!
他满脸忧色毕露,与四下喜庆的景,倒有些格格不入。
李蔻偷瞧了王夫人一眼,心下一紧,只回道:
“娘子见屋外飘雨,想着老爷夫人未必备了伞,故而教我送来。”
绍言有些急色,道:
“她自己还病着,却又cao这份心来!你快回去守着她!”
说罢,他依旧觉着不妥,又道:
“罢了,我与你一同回去。”
此话既出,李蔻吓得大惊失色。还不及阻止,绍言已站起身来,就要与父母告辞。
王老爷与王夫人早黑了脸,只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大郎绍宣见此,忙强拉了绍言坐下,道:
“谢娘子自有丫头们服侍,你回去作甚!莫添乱!”
他一面说,一面直朝绍言使眼色。
绍言方才关心则乱,却也不是傻子。此时明白过来,只留下伞,忙遣了李蔻回去,又赔笑着与父亲敬酒。
王夫人看他一眼,半打趣道:
“你倒会卖乖!”
绍言嘿嘿笑了两声,又举了酒盏与王夫人劝酒:
“那丫头忒不懂事!想来,蕖娘是挂心二老身体,才让送伞来,又岂敢存着别的心思?”
王夫人接过酒盏,瞥他一眼,半笑道:
“不让你三弟寻她meimei,她便急了?她是什么心思我不知,你是什么心思,母亲一清二楚!成日只会护着你媳妇,便是父母也忘了,兄弟也忘了!”
她虽是玩笑,可言语捻酸,听得绍言很不是滋味。
他亦作玩笑状,只道:
“母亲这话,可不是折煞儿子么?百善孝为先,儿子自罚三杯,母亲可解气了?”
王夫人被他逗得又好气又好笑,接过酒盏,遂也不与儿子计较。
绍玉坐在角落,兀自浅酌。
他举目四顾,自来黄州,家中便从未如此热闹过。只是就着热闹的景,心中却越发空落起来。
酒过三巡,众人俱是微醺姿态。
绍玉趁人不查,缓缓退了出去。到底,于他心中,亦有别的挂念。
******分割线******
多谢Odiesun老铁的赏银,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六十九章阮郎归5
雨势渐小,绍玉遂不曾撑伞。雨点沾上衣袂发间,整个人浸润在一片潮湿之中。
他步回自己的小院,院口一片杜鹃盈盈,是他初来黄州时亲手所植。它们兀自摇曳,在雨中虽有憔悴之态,却也鲜艳非常。
绍玉查视了一回,心头蓦地涌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当年,他还与她寄过呢!
如今杜鹃依旧,却是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他心下暗自叹息,随手披了件蓑衣并斗笠,骑上毛驴,便出了王府。
黄州的雨势最喜反复,眼下又渐渐大了起来。
绍玉至赤壁时,只见得风浪成卷,惊涛拍岸,看来是行不得船了。
曾载过绍玉的老艄公与小童子,正架了一堆篝火,晒着渔网。不渡人时,祖孙二人便打渔为生,勉强度日。
见着雨大了,他们遂急忙收着渔网,一时在茅舍与篝火之间来回,倒也慌而不乱。
小童披了绿蓑衣,正要灭篝火,不提防间,竟瞧着绍玉身影。
在他眼里,绍玉是个见多识广的小郎君,他是极爱听绍玉说话的。
小童心中高兴,忙踮着脚招手,又高声唤道:
“王小郎君!王小郎君!”
绍玉闻声一笑,栓了毛驴便行上前去。
“本想再游一回赤壁,”他笑道,又看了看天,“眼下看来,是不能够了。”
老艄公也闻着声音,遂自茅舍中探出头来:
“虽不得游船,既来了,也进屋吃一杯酒,暖暖肚肠才是。”
绍玉方才行路不觉,此时蓦地停下,才觉出小雨的丝丝寒意来。
他搓了搓手,方随小童应声进去。
刚进屋中,只见小童忙上忙下,又是架马扎,又是备杯盏,忙的是不亦乐乎。
绍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只含笑道:
“来许多回了,你别忙了,我自己来吧!”
老艄公却拉了绍玉坐下,笑道:
“你便由他去吧!小孩子的精力总是更多些。况且你好不容易来一回,他心里高兴!”
绍玉看了看艄公,又看了看小童,虽是萍水相逢,蓦地要分离,却也生出一丝伤感来。
他方直言道: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此番是辞行来的。”
此话既出,小童霎时一惊,忙放下手中活计,直凑到绍玉身边。
“王小郎君,”他问道,“你要去何处?何时回来呢?”
绍玉见他质朴单纯,只笑了笑,又向祖孙二人道:
“家父官职变动,明日便要往应天府去。至于回不回来,却也不知的。”
老艄公推了小童一把,斥道:
“说什么回不回来的话?王小郎君的父亲该高升,应当恭喜才是!”
说罢,他又转向绍玉,抱拳笑道:
“倒是件可喜可贺之事!如今新皇在那处,小郎君家中也总算是熬出头了。”
绍玉亦回礼:
“借老先生吉言了。”
他嘴上虽如此说,可对于家中升迁,却依旧有些惶惶。当年在汴京,是何等的如日中天?还不是落得个远放黄州的下场!
官场起落,不过瞬息之间。如今举家往应天府去,便是又搅进了那片混水之中。
是福是祸,谁又知呢?
小童见此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纵然舍不得绍玉,也不得不信来。
他方撅嘴道:
“好不容易有个能说话的人,却又要走了!”
绍玉正待说些宽慰言语,却见老艄公一把打上小童的头,只道:
“没出息的!王小郎君此去,自是有个好前程!你做出这丧声歪气的模样作甚?便要得个说话的人,你爷爷日日在你跟前,也不见你多说什么?”
小童撇撇嘴,一时讪讪。
绍玉笑了笑,只摆手道:
“老先生莫怪他。这孩
李蔻闻声,猛僵直了身子。那声音严肃而压抑,不是王夫人是谁!
她到底是世家出来的丫头,纵然心下打鼓,依旧撞着胆子上前行礼,丝毫不乱。
王夫人冷眼看着她,见是送伞而至,心头已添上一分不悦。
李蔻怀抱雨伞,俯身一福,道:
“给老爷道荣升之喜,给夫人道喜。”
这丫头倒是会说话!嘴甜卖乖,却教人生不起气来!
还不待王夫人问话,王绍言却半含斥责道:
“你怎上此处来了?你家娘子身子尚虚,离不得人啊!”
绍言记挂着谢蕖,本就心不在此,眼下见李蔻来,一颗心早已飞回去了!
他满脸忧色毕露,与四下喜庆的景,倒有些格格不入。
李蔻偷瞧了王夫人一眼,心下一紧,只回道:
“娘子见屋外飘雨,想着老爷夫人未必备了伞,故而教我送来。”
绍言有些急色,道:
“她自己还病着,却又cao这份心来!你快回去守着她!”
说罢,他依旧觉着不妥,又道:
“罢了,我与你一同回去。”
此话既出,李蔻吓得大惊失色。还不及阻止,绍言已站起身来,就要与父母告辞。
王老爷与王夫人早黑了脸,只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大郎绍宣见此,忙强拉了绍言坐下,道:
“谢娘子自有丫头们服侍,你回去作甚!莫添乱!”
他一面说,一面直朝绍言使眼色。
绍言方才关心则乱,却也不是傻子。此时明白过来,只留下伞,忙遣了李蔻回去,又赔笑着与父亲敬酒。
王夫人看他一眼,半打趣道:
“你倒会卖乖!”
绍言嘿嘿笑了两声,又举了酒盏与王夫人劝酒:
“那丫头忒不懂事!想来,蕖娘是挂心二老身体,才让送伞来,又岂敢存着别的心思?”
王夫人接过酒盏,瞥他一眼,半笑道:
“不让你三弟寻她meimei,她便急了?她是什么心思我不知,你是什么心思,母亲一清二楚!成日只会护着你媳妇,便是父母也忘了,兄弟也忘了!”
她虽是玩笑,可言语捻酸,听得绍言很不是滋味。
他亦作玩笑状,只道:
“母亲这话,可不是折煞儿子么?百善孝为先,儿子自罚三杯,母亲可解气了?”
王夫人被他逗得又好气又好笑,接过酒盏,遂也不与儿子计较。
绍玉坐在角落,兀自浅酌。
他举目四顾,自来黄州,家中便从未如此热闹过。只是就着热闹的景,心中却越发空落起来。
酒过三巡,众人俱是微醺姿态。
绍玉趁人不查,缓缓退了出去。到底,于他心中,亦有别的挂念。
******分割线******
多谢Odiesun老铁的赏银,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六十九章阮郎归5
雨势渐小,绍玉遂不曾撑伞。雨点沾上衣袂发间,整个人浸润在一片潮湿之中。
他步回自己的小院,院口一片杜鹃盈盈,是他初来黄州时亲手所植。它们兀自摇曳,在雨中虽有憔悴之态,却也鲜艳非常。
绍玉查视了一回,心头蓦地涌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当年,他还与她寄过呢!
如今杜鹃依旧,却是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他心下暗自叹息,随手披了件蓑衣并斗笠,骑上毛驴,便出了王府。
黄州的雨势最喜反复,眼下又渐渐大了起来。
绍玉至赤壁时,只见得风浪成卷,惊涛拍岸,看来是行不得船了。
曾载过绍玉的老艄公与小童子,正架了一堆篝火,晒着渔网。不渡人时,祖孙二人便打渔为生,勉强度日。
见着雨大了,他们遂急忙收着渔网,一时在茅舍与篝火之间来回,倒也慌而不乱。
小童披了绿蓑衣,正要灭篝火,不提防间,竟瞧着绍玉身影。
在他眼里,绍玉是个见多识广的小郎君,他是极爱听绍玉说话的。
小童心中高兴,忙踮着脚招手,又高声唤道:
“王小郎君!王小郎君!”
绍玉闻声一笑,栓了毛驴便行上前去。
“本想再游一回赤壁,”他笑道,又看了看天,“眼下看来,是不能够了。”
老艄公也闻着声音,遂自茅舍中探出头来:
“虽不得游船,既来了,也进屋吃一杯酒,暖暖肚肠才是。”
绍玉方才行路不觉,此时蓦地停下,才觉出小雨的丝丝寒意来。
他搓了搓手,方随小童应声进去。
刚进屋中,只见小童忙上忙下,又是架马扎,又是备杯盏,忙的是不亦乐乎。
绍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只含笑道:
“来许多回了,你别忙了,我自己来吧!”
老艄公却拉了绍玉坐下,笑道:
“你便由他去吧!小孩子的精力总是更多些。况且你好不容易来一回,他心里高兴!”
绍玉看了看艄公,又看了看小童,虽是萍水相逢,蓦地要分离,却也生出一丝伤感来。
他方直言道: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此番是辞行来的。”
此话既出,小童霎时一惊,忙放下手中活计,直凑到绍玉身边。
“王小郎君,”他问道,“你要去何处?何时回来呢?”
绍玉见他质朴单纯,只笑了笑,又向祖孙二人道:
“家父官职变动,明日便要往应天府去。至于回不回来,却也不知的。”
老艄公推了小童一把,斥道:
“说什么回不回来的话?王小郎君的父亲该高升,应当恭喜才是!”
说罢,他又转向绍玉,抱拳笑道:
“倒是件可喜可贺之事!如今新皇在那处,小郎君家中也总算是熬出头了。”
绍玉亦回礼:
“借老先生吉言了。”
他嘴上虽如此说,可对于家中升迁,却依旧有些惶惶。当年在汴京,是何等的如日中天?还不是落得个远放黄州的下场!
官场起落,不过瞬息之间。如今举家往应天府去,便是又搅进了那片混水之中。
是福是祸,谁又知呢?
小童见此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纵然舍不得绍玉,也不得不信来。
他方撅嘴道:
“好不容易有个能说话的人,却又要走了!”
绍玉正待说些宽慰言语,却见老艄公一把打上小童的头,只道:
“没出息的!王小郎君此去,自是有个好前程!你做出这丧声歪气的模样作甚?便要得个说话的人,你爷爷日日在你跟前,也不见你多说什么?”
小童撇撇嘴,一时讪讪。
绍玉笑了笑,只摆手道:
“老先生莫怪他。这孩